cover_image

导学故事 | 陈明利老师——我的中国导师陈明利

北京交通大学研究生
2022年06月08日 10:16

图片


图片



前路漫漫,是导师们给我们指点迷津。他们不仅是学业科研路上的灯塔,也是研究生生活中的良师益友。他们甘做学生最可靠的“垫石”,让学生在科学之峰上爬得更高。

春风化雨,温暖人心。“导学团队”背后的故事,是发生在你我身边的点滴投射,亦是一段段难忘的师生情。今天让我们共同聆听经济管理学院意马德与导师陈明利之间感人又温馨的导学故事吧~


图片

我的中国导师陈明利

图片

2019年我从约旦到了中国,我从来没学过中文所以一点儿汉语都不会,还有就是听说汉语很难学,但是我喜欢学语言,而且遇到了一位很好的中国导师


还记得第一次和陈老师见面的时候,那时候时我的中文还很不好,陈老师对我说,“我们会面临很大的困难和挑战,但别担心,好好学习吧”。见面结束后她在微信上给我发了一条信息:努力努力学习,慢慢来,加油!这些鼓励对我后期的勤奋和努力有很好的作用,包括每次见面陈老师都会给我好多建议。


入学第一个月后我感觉中文太难了,所以学习汉语的热情渐渐的冷了,但是庆幸自己遇上了循循善诱的陈明利导师。导师鼓励并指导我说:“我觉得你很好,但是你学习的办法可能不正确。”她提供了很多的学习办法,比如多跟同学们一起聊天儿,还有就是看一些中文教学节目,加上我自己的努力,我的汉语也慢慢进步。我听说过很多关于导师的中文比喻,如果我们是船,那导师就是帆,引领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不断向前;如果我们要踏上旅途,那导师就像手持的蜡烛,照亮学习上坎坷不平的路;导师是打开我们心灵的窗户,让我们拥有精神的支柱,给予我们无穷的鼓舞。


陈导师有时对我赞美表扬,有时也会要求严格。在硕士学习期间,我与陈导师建立了独特而不同的关系,那就是她不光是我学术研究上的老师也是无话不谈的好朋友,这种关系要持续一定的时间,即两到三年。我的导师向我播下了研究的第一颗种子,而我则用通过不断的阅读、思考和写作来浇灌这颗种子。


最近,北京市的疫情很危险,我们不能外出,也不能和导师见面,我们都应该理解,中文有一句话说: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所以听学校的安排和老师们的话,继续网上上课和讨论,陈老师也在不断打电话和发信息地跟我沟通,询问我在学习或者生活层面上遇到的困难等。


‏最后来说,陈老师像一支蜡烛,虽然看着细弱,但会有一分热,会发一分光,都能带给我动力和光明;这无私的奉献,令人永生不忘。陈老师,快推开窗子看吧,这满园春色,这满园桃李,都在向您敬礼!希望陈老师天天开开心心、健健康康,工作顺顺利利!


图片

陈明利老师(左一)


END


供      稿:意马德

编      辑:黄   蕾

责任编辑:柳佳音

图片

导学故事 · 目录
上一篇导学故事 | 我和我的导师——黄辉老师下一篇导学故事 | 姜忆南老师——学贵得师,言传身教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北京交通大学研究生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